6月6日下午,夏日的姑苏城虽骄阳似火,却难抵成人直播 法律硕士(法学)二支部、学术型研究生三支部党员探寻廉政文化的热情。在法律硕士(法学)二支部书记汪力的带领下,一行人走进苏州市况公祠廉政教育基地,开启了一场涤荡心灵的参观游览活动,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,感悟廉洁文化的深刻内涵,强化使命担当。
踏入况公祠,古朴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。青砖铺就的小道,灰瓦覆盖的屋檐,仿佛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。党员们紧跟讲解员步伐,沿着历史的脉络,从况钟“少年立志”的远大抱负,到“治苏十三载”的勤政务实;从“减赋为民”的仁政善举,到“离任留靴”的百姓爱戴,深入了解这位明代苏州知府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的光辉事迹。在“重赋改革”展区,那一份刻有“奏减重赋”的奏折复刻件,让众人驻足良久。“况钟七次上书朝廷,不惧艰难,只为陈说百姓疾苦,最终减免苏州税粮七十余万石,这种为民请命的担当,正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传承的宝贵品质。”孙在学同志在参观时感慨道,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。
移步至“明镜鉴心”展厅,电子屏上播放的《况钟治苏》动画短片,生动再现了况钟整顿吏治、严惩贪腐的场景,让大家仿佛穿越时空,目睹了“况青天”的铁面无私。在“一馆双鉴”互动展项前,左侧是况钟离任时百姓“泣送百里”的感人画面,右侧则是当代因贪腐落马官员的庭审忏悔影像。鲜明的对比,让众人深刻认识到廉洁与贪腐仅在一念之间,却能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。“这不仅是一场参观,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,时刻提醒我们要坚守廉洁底线,做到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”陈科同志在讨论中说道。
参观结束后,党支部在况公祠内开展了深刻的学习交流活动。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参观游览活动意义非凡,从况钟的事迹中汲取了精神力量,也从反面案例中得到了警示。作为党员,不仅要在学术和工作中精益求精,更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,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夕阳西下,余晖洒在况公祠的飞檐翘角上,为这座承载着廉政文化的古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色。支部成员们踏上返程之路,回望门楣上“清风堂”三个大字,一场跨越六百年的精神对话仍在心中回响。此次参观游览活动,让党员们在廉政文化的熏陶中,进一步强化了“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”的政治自觉。未来,党支部将继续创新教育形式,丰富教育载体,将此次参观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,培养更多德才兼备、清正廉洁的法治人才,以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,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。